【重磅】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体系核查时一项重要规定!

近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了《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延伸检查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延伸检查”),规定了在北京市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过程中如有必要可开展境内延伸检查工作。

截屏2023-05-25 09.58.31.png

(北京市药监局官网截图)

“北京市药监局发布的延伸检查规定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其他各省市药监局或将陆续发布医疗器械注册时延伸检查的规定和文件。”医疗器械咨询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如此表示。

延伸检查有法可依!

此次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延伸检查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法可依!

作为医疗器械最行业最根本的“母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中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九条中就明确规定“必要时,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对为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延伸检查。”

截屏2023-05-25 10.06.25.png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截图)

此次,北京市药监局结合其他发布的法规如《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和《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的通知》(药监综械注〔2022〕13号)、《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的通知》(京药监发〔2022〕148号)等规定,发布了延伸核查的法规。

哪些情形可能会被延伸检查?

根据此次北京市药监局发布的延伸检查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或将是延伸检查重点关注情形:

1、申报产品的关键原材料涉及外购的;

2、申报产品生产工艺涉及外协加工的;

3、申报产品涉及委托研发的;

4、申报产品涉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用于注册的检验报告的;

5、其他启动延伸检查的情形。

截屏2023-05-25 10.32.27.png

(杭州远志制图)

如何应对延伸检查?

北京市药监发布的延伸检查的规定中也指出,“器械审查中心在制定注册核查现场检查方案时,对申报产品是否需要启动延伸检查进行研判。”

这意味着不是每次注册体系核查时都要进行延伸检查,而是必要时,那么从上述所说的需要进行延伸检查的几种情形来看,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或可避免被延伸检查。

1、医疗器械主要原材料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好坏,因此,生产企业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擦亮自己的眼睛”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

2、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且部分生产工艺企业自身无法满足,以最常见的生产过程中外包给第三方的“灭菌”为例,很多企业选择将产品交由专业的灭菌公司,需对灭菌参数、灭菌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核,灭菌完成后无菌检验是否合格重点关注。

3、部分有难度的研发关键点需借助科研院校、医疗机构等的能力,企业在选择与研发外包方是应考察第三方研发机构是否具备研发能力,一般选择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或有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研发机构。目前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实施对研发外包是个不小的挑战。

4、随着医疗器械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也从政策上解绑,从原来注册检验不允许第三方检验机构参与到注册检验认可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报告,但这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选择成立时间久,检测项目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